Charles 詹浚昇

20120817 該務實還是務虛:保二破功之後有端牛肉出來嗎?

就在同一天,竟然有一組新聞,讓我想起了一些關連性。
最紅的,也就執政當局總算不再ㄍㄧㄥ,將預估的經濟成長率下修到 1.66% 了。
毫不意外地,官員一定會在同時,提出一些 " 利多 "。這十幾年咱們都聽膩的,虛無飄渺、了無新意的政策,純就口號、政令宣導,而無具體措施。
看這新聞,我的焦點落在:化公有土地、促進公共投資,尤其是金融業關心的如何引導保險業資金投入公共建設。
只差沒再提,亞太轉運中心、亞太金融中心、亞太科技中心、亞太嘴砲中心;論嘴砲,咱們始終落後韓國人一大截就是了。

鄉林建設,他們的地是自己一塊一塊買的,還是跟政府圈來的?他們蓋的房子,是給你我住的嗎?不是炫富的豪宅,就是投機客炒作的大建案。新聞採訪中,我看這也不像業配,竟然大剌剌地承認;政府釋出的土地,蓋出來的房子不會降價。
土地是稀有財,如果沒辦法讓利益歸於全民,那就寧願繼續放在政府手上。台北市近幾年凍結住宅區的土地釋出,不就是因為被拿來炒作房價,成為財團的搖錢樹。
當在全世界的趨勢中,都會區的土地,是傾向於只租不售,就像 " 京站 " 一樣,租 50 年的使用權。如此更能使土地活化利用,租約到期之後,更不用擔心都市更新的釘子戶問題。

淡海新市鎮,我都懶得去查了,肯定跟 30 年前我的教材不一樣。當年還是歌頌 " 大有為政府 " 的教科書中,地理課本,台北縣的章節,就提到了淡海新市鎮、林口新市鎮。林口勉強算是開發成功,花了 20 年的時間吧!淡海新市鎮,從來就是海市蜃樓。
淡水站、紅樹林站一帶的大型建案,都一堆人被套牢了,更何況是淡海新市鎮。
去年訪問葛博士,他住在深坑的 " 信義線上 " 這個新建案,都有四成的投資客了。我實在是不相信,更偏遠、生活機能更差的淡海,能入住到六成。
或許改找一天去走走,看是不是當井底之蛙太久了 ..........

我相信李鴻源的專業能力,雖然他不懂房價,也沒率先搬出台北盆地。但他在台北縣當副市長時,推展各種生態工法,包括人工濕地既讓鳥可以棲息、又能淨化家庭污水。但我還是很難信任,這個國家的政策,能採用到多少他的意見。


保2破功 政院:提振景氣加大力道、加快腳步
中廣新聞網(李人岳報導) – 2012年8月17日 下午6:43

主計總處公布最新全年GDP預測下修為1.66%,「保2」破功。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表示,這樣的預測數字,可說「既意外也不意外」。管中閔指出,政府已經調整短中長期的各項提振景氣策略方案,未來也會加大力道和加快腳步。他強調,國內失業率非常低,通膨也在維持目標內,國內民間消費動能也可以維持,因此經濟情況並沒有外界想像的惡劣。

主計總處公布最新全年GDP預測下修為1.66%,證實「保2」破功。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出面說明對策。管中閔指出,這樣的預測數字,可說「既意外也不意外」。管中閔說:『有點意外是調降的幅度到這個樣子,但行政院本來就預估在整個國際經濟情勢大環境下,本來今年的經濟情勢就不樂觀』。管中閔指出,今年第二季出現負成長是關鍵,短期而言反映國際經濟情勢不佳,導致出口衰退;中長期而言,經濟情勢不穩定下導致衰退造成民間對未來經濟前景不確定。

管中閔指出,政府已經調整短中長期的各項提振景氣策略方案,未來也會加大力道和加快腳步。包括活化公有土地、促進公共投資,尤其是金融業關心的如何引導保險業資金投入公共建設,金管會在近期內應該就會提出具體規劃。未來也會指派政務委員專責各項指標性大案。管中閔說:『積極規劃每個指標大案都會指派一個政務委員,專門負責這個案子的推動,避免陷於各部會之間協調困難導致指標大案無法順利進行。』

經建會副主委吳明機表示,現在是引導台商回流的重要時機,對於台商需要的勞動力和土地資訊,除了研擬提高外勞比例外,也要提升本勞的能力、調整技職教育和產業結合。桃園航空城開發案卡在縣府對於整體產業規劃缺乏經驗,經建會將投入協助,在兩三個月內研擬相關做法,加速航空城的發展。
經濟部次長梁國新則指出,各項拓展外銷新興市場的措施都會加大力道、加快腳步,第一批肩負海外拓銷重任的貿易尖兵,20日就會出發。



賴正鎰:國有地鬆綁 地盡其利
中央社 – 2012年8月17日 上午10:22
(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17日電)

財政部長張盛和有意研擬解禁雙北市 500坪以下國有地銷售,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認同,他認為這是好政策。
他說,尤其雙北市房價居高的問題出在供需不均,政府先前停止標售為造成房價高漲的原因之一。
賴正鎰表示,政府要擴大內需,增加公共建設拚經濟,需要更多資金,所以願意鬆綁釋出500坪以下的土地,為政府開源,也促進內需,鬆綁解禁是好政策。

賴正鎰指出,尤其財政部長張盛和長年服務財政單位,熟稔政府財政,經驗豐富,相信他做出的決策,對房產業與刺激經濟建設,應該是好消息。
賴正鎰指出,台北市500坪以下的國有土地很多,例如仁愛路或總統府一帶,有很多破舊的日式建築曾為政府官舍,現在無人居住閒置中,若能釋出,便可讓更多土地有效利用。

至於釋出土地後,是否代表居高不下的房價會降價?賴正鎰認為,可能性不高,也不容易,主要是房地產是個比價市場,只有供需平衡,並產生比價效果,才可能降價。
他強調,地方政府不應太快調高公告地價及公告現值,應該多開發、蓋捷運,重大建設莫再集中於都會區,應朝外圍發展,例如淡水新市鎮、桃園及林口等地區建捷運,讓人口外移,以通車30分鐘內到達上班地點,應該可以接受,而非一昧集中於都會區。



市府再售市地 議員批「賣祖產」
作者: 陳世宗╱台中報導 | 中時電子報 – 2012年8月17日 上午5:30
中國時報【陳世宗╱台中報導】

「莫非只當敗家子、無視百姓的未來!」市府財政局將再出售四十三筆市有土地,昨日引起市議員楊正中、邱素貞等議員撻伐,要求應將兩百坪以上公有地,用來規劃作為停車場或綠帶等,切莫只會賣祖產、當敗家子,應替後代子孫留條活路。

市長胡志長前天才針對中央「財劃法」、「公債法」,遲未完成修法砲轟中央,抨擊他當市長以來,從未編過這麼痛苦的預算,自嘲宛如「國中生穿小學生的褲子!」舉債空間逼近天花板,真的撐不下去了!財政局昨天就提案,將處分中區中墩段二小段七十七-二地號等,四十三筆市有土地及東區東勢子段市有建築物等,包括四筆畸零地讓售,及十五筆已出租土地,和廿八筆公有住宅土地公開標售等,送財政經濟委員會進行審查。

楊正中痛批說,土地面積兩百坪以上,市府應作為公眾使用,如作為停車場或小公園使用,土地賣完後,萬一要使用就沒有土地,如梧棲區下寮段面積達一千兩百一十五平方公尺的土地,應留下來不應該全部出售,作為附近住戶來使用。
財政局長李錦娥說,公有地要標售前,原則上都有徵詢里長及區長的意見,若不作公共使用才標售。



空屋率4成 淡海新市鎮 被轟效益差
自由時報 – 2012年8月17日 上午4:50
〔自由時報記者賴筱桐、何玉華/新北報導〕

內政部營建署自民國八十一年起,規劃面積達一千六百公頃的淡海新市鎮,原計畫年期二十五年,預計容納三十萬人,九十五年六月,行政院經建會決議暫緩開發,僅完成四百四十六公頃土地徵收、整地及公共設施。營建署昨天在淡水水碓活動中心舉辦地方說明會,聲稱重啟第二期發展區,民眾則質疑第一期空屋率高達四成,仍有大片土地閒置,根本看不到經濟效益與未來發展性。
內政部營建署新市鎮建設組組長洪啟源解釋,淡海新市鎮開發案從來沒有停滯,一直持續進行,九十五年之所以暫緩,主要受限於政府財力問題,當時經濟不景氣,為避免財政赤字,行政院要求必須先把土地賣出,回收成本。近幾年景氣回穩,土地賣出八成左右,才會在一百年重啟計畫。
居民蘇小姐說,放眼望去新市鎮,房屋一棟接著一棟蓋,空屋率卻高達四成,住宅低度使用,人潮稀落,另有大片土地閒置,荒煙蔓草,似乎沒有持續開發的需求與必要性。
黃太太反映,目前淡水交通陷入瓶頸,每天上下班飽受交通壅塞之苦,已經讓許多人叫苦連天。每逢選舉,淡江大橋、淡北道路、捷運延伸線的議題都只能被拿來炒作,她認為聯外交通問題不解決,三十萬人口大軍進駐,將出現更多亂象。
洪啟源說明,當初計畫期程是二十五年,每隔二至三年進行一次通盤檢討,現階段目標已從原先「提供平價住宅用地」轉變為「儲備都市發展用地」,預估第二期開發案在一○八年完成區段徵收,考量地區整體發展,計畫期程延至一二五年。
至於聯外交通則同步進行,目前淡水北側道路已經開工,淡水捷運延伸線也通過,淡江大橋進入環評階段,可望解決長期交通壅塞困擾。
新北市政府交通局長趙紹廉表示,「淡水捷運延伸線」近十四公里,目前規劃綠山線及藍海線。綠山線由捷運紅樹林站沿中正東路、淡金公路往北,至濱海路往西,於沙崙路轉往北至新市六路路口,路線長約七.三四公里,設置七個高架車站、四個平面車站,最快明年動工,民國一○七年完工通車。



國土資源撐不過20年?! 李鴻源:價值觀有問題!
NOWnews – 2012年8月17日 上午1:43
記者李玲玲/綜合報導

文化部18日召開文化國是論壇第一階段壓軸場,以「當今天的嬰兒十八歲」為題,談到國土問題,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,未來20年,面對地球暖化、人口變化及法令限制等,應該要建立社會價值觀,加強跨部會的業務合作,才能推動政策。

該場論壇,文化部長龍應台邀請行政院 政務官兼經建會主委尹啟銘、內政部長李鴻源、國科會主委朱敬一等人,共同前瞻2030年時的人口結構、國土資源、全球經濟、科技與文化環境,反思當前應有的文化政策布局。
龍應台表示,現在面對少子化時代,加上新移民孩子比例增多,台灣也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,文化部在打基礎時,不能不去想鐵軌要鋪往哪個方向,列車以後要停靠哪個站,持續中的城鄉與數位落差,都關係著文化資源如何整合與分配,加上大陸的崛起,都是文化政策要思索的課題。

李鴻源也表示,2030年台灣將面臨地球暖化、兩岸關係、全球化等國土環境的問題,尤其是能源面臨枯竭,未來該用什麼價值觀來看待資源,也是文化政策必須思索的問題。
李鴻源也指出,2030年台灣有二分之一的水庫嚴重淤積,國土資源還能否支撐2300萬人?他認為面對資源利用與分配,政府法令僵化,沒有彈性,即使是魔術師來也沒有用,因為價值觀出現問題,對的東西不見得推得動,要如何建立台灣底層社會的溝通整合,就必須透過跨部會協調合作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