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鼎泰豐」的薪資,在營業額的佔比,高於50%!
提供數據的人頗為不認同,但我覺得很棒啊。
這點先按下不表,最近商周的一小段文字,更加映證了我的想法:科技產業創造的GDP比較難反應到大部份的人民。
台積電將投資七千億元,提供七千個就業機會,對經濟也有很大的幫助。
|
提供我前東家的公開資訊:資本額三千萬、年營業額三千萬、員工30人。
每一百萬的資本就能提供一個就業機會,而科技業卻要一億才提供一個。
並非想仇富或無視其他經濟數據,很現實的是,失業率的確是一項重要指標,傳統產業就是能解決這個問題。
經濟官員總是在頭痛兩個問題:成長問題、分配問題。
讓整個社會均貧雖然不是解方,但搞不好比貧富差距過大還穩定。
當前金融、科技產業的分配政策有點像「香檳塔」,上面的杯子滿了,才有機會溢流到下面的杯子。
那如果上面的杯子大到不像話呢?
那如果香檳就是沒那麼多呢?
那如果兩個情況同時發生呢?
2008年的連動債風暴,華爾街老闆是搭專機去求紓困;台灣的兩兆雙星,公司再怎麼慘澹,老闆還是過得很好。
企業本身的責任,就是要獲利,這點無庸置疑。但是企業的社會意義與社會責任常常被忽略,資本家的努力與付出不可抹煞,只是不該低估社會其他環節的貢獻。
穩定的社會環境,本來就是需要成本的;在台灣設廠,不需要準備步槍。
繞回來一些了吧,傳統產業比較能提供就業機會,讓社會更穩定,讓整個社會成為所有產業發展的沃土。
回到鼎泰豐的話題來收尾,根據我在2010年的接觸,當時鼎泰豐的薪資就是高於業界平均的;所以員工的錄取率較低、流動性不高、美眉也漂亮多了。
在餐飲業的經營,確實是有參考公式的,食材成本原則上是三分之一。小吃店減少服務,所以可以拉高到四成;路邊攤店租又更低了,有機會挑戰五成。
這些都是傳統思維,因此利潤極為有限,人力成本就得盡量壓,老闆才有賺頭。
業務界有一句話:「賣俗無師傅。」真正懂得經營的人,利潤就是要拉得高。那位我極為討厭的餐飲嘴砲大亨,至少這點我還蠻肯定的,他家的食材成本大概是下探2字頭。
這是黑心商人嗎?當然不是!
把一支兩萬多的 iPhone 拆解,材料成本有沒有到一成啊?
也就是說,一個成熟的產品,本來就是要有這些成本:服務、加工、加值、行銷。
再強調一次我的理念:
「台灣要產業升級,就是要擺脫製造端成本定價的思維,而是要邁向消費端的價值定價。」
「價格是由供需市場決定的,成本上划算與否則是理性生產的考量。」
「人力是另一個市場,足夠的薪資才能與其他產業競爭人才。」
因此,聽到鼎泰豐的薪資超過50%,我覺得很棒的地方三點:
一、產品加值成功,食材成本配比不高。
二、員工福利有顧到。
三、投資人不貪心,要求的報酬相對合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