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arles 詹浚昇

經濟學筆記 01:五分鐘建立經濟學的入門概念

當初申請 "農業經濟 " 研究所,是自認為在 " 農業 " 素養的不足;沒想到修習之後,才發現這裡是以 " 經濟 " 為主 ......
但我覺得非常幸運,經濟學的觀點,對我來說,是多了一個分析、判斷的角度。

跟大部份的同學一樣,上了台大之後才開始唸經濟學;部份均衡圖形,甚至連微積分都用不上。
只要別看到圖形就先害怕,基本上是不難理解的。

經濟學的入門觀念:

一、
在完全競爭市場中,價格越高,生產者的生產意願就越高;當價格滑落時,不願意、或沒能力生產的人,就只能退出市場。

二、
在完全競爭市場中,價格越高,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就越低;當價格滑落時,願意、或開始有能力消費的人,就會進入市場購買。

如果你覺得這兩點是廢話,那就一定能理解下面這個圖形
P 是價格、Q 是數量、S 是生產者的決策 ( 供給 )、D 是消費者的決策 ( 需求 )

聰明如你,不用唸原文書都能懂的是,在理性的選擇之中:
能賣 10 元的,我就不可能只賣 9.5 元;花 10 元就買得到的,也別想要我多付 1 毛錢!
因此生產者與消費者,最終找到的妥協點,就是兩條線的交點。
經濟學上稱之為 " 均衡點 ",在座標上,我們也找出了市場的價格與生產數量。
市場上的物價就是 P,生產與消費的數量都是 Q。

兩條線當然是會變的,因此均衡點也是會變。
變化之後,找新的 P、Q 點,就是傳說中的:市場的力量

截至目前為止,一點都沒有脫離常識的範圍,但已經可以用這觀點來看時事了!

例一
颱風來臨時,菜價通常是會上漲,但為何偶爾下跌?
答:如果只有需求增加了,供給不變,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。
可能是價錢好快點採,也可能是怕颱風災害,農民一定會搶收。
但萬一搶收過了頭,供給增加得太多,價格反而是掉下來。

例二
幾乎每年都會演出的戲碼,某樣作物豐收之後,價格崩盤,立委就會拿來扔官員。這是合理的嗎?
答:在完全競爭市場之中,價格不是由政府制定的,政府通常也沒有能力與市場對作。
官員是否稱職的指標,不會是在豐收後;而是在種植前有沒有預警,以及是否將市場的餅做大。
萬一政府確實努力了,但農民還是堅持種下去,就不能完全怪政府了。

例三
政府能不能要求企業加薪?
答:不行,員工的薪資是人力市場,人人的勞力都可以代價而沽,可以自由選擇雇主。
22 K 的補助,是降低企業任用的成本,並沒有增加勞力的價值。

例四
政府能不能要求 iPhone 降價?
答:不行,iPhone 可以不降價,但消費者也可以嫌貴不買。
Apple 被公平交易委員會懲罰的是 " 聯合行為 ",強制規定通路商的售價。
如果整個市場上,只有 Apple 對自己的產品如此控制,當然不會妨礙自由市場的機制。
一旦所有廠商都這麼做,市場將成為寡佔,只剩少數幾家品牌商來制訂價格。
量要夠大,是完全競爭市場的要件之一!
像 Dell 只有自己賣,當然就價格隨你訂;不能又要把貨灑給代理商、店面,又要控制價格。

例五
最後,舉自己學經濟學前的例子
今年的水蜜桃,一定要直接向農民購買!Pn-gen Wagi 收成囉!
依凡度耀:「我們載下去,今天我賣不完,我還是要硬賣啊,我就厚著我的臉皮,去找中盤商的老闆,很簡單,就是低價賣給他,不瞞你說,有的12粒一盒的水蜜桃,可能70、80元都有,3百元的東西,他會壓到70、80。」

盤商是不是菜蟲?
答:如果以暴力相向,只能賣我、不能賣別人,那就是標準的菜蟲。
但如果你能賣我、也能自己運到山下賣,那就是市場經濟了。提升水蜜桃產地價格的方法,就是有更多元的銷售管道,或是減少面對消費者的障礙!

在市場中,你看到的是農民虧本售出;倘若沒有市場,連一毛都無法回收,這其實是減少虧本。

在進入下一篇之前,再介紹一個基本觀念。

2-2-2
2-2-2 是研究經濟學中,基本假設的一種;類似從國中理化開始,就常遇到的 " 理想狀況下 "。
唯有將變因簡化,才方便討論。
初階課程中學到的圖形,無論是一般均衡、部份均衡,大體上都是建立在這假設之上。

2 個國家,可以是我國v.s.他國、進口國v.s.出口國、亞洲v.s.全世界。
2 種財貨,傳統經濟學喜歡酒(Wine)v.s.棉花(Cotton),只討論兩個產品。
2 個生產要素,勞動(Labor,L)v.s.資本(Capital,K),只要投入這兩個,就能生產產品。


下集預告:部份均衡圖形的建立

上課時老師先上較簡單的小國模型,再推到較複雜大國模型,但我有不同的看法。
在建立模型的時候,應該先學習觀念完整的大國模型;狀況模擬時,再以小國討論。
這檔案,只要上過個經,就能輕鬆學習、吸收!

下一篇:經濟學筆記 (2/5):從個體經濟學的角度看社會問題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